人类曾经被毁灭

1938年,中国考古学家纪蒲泰等人到青海南部的巴颜喀拉山地区考察时,在一个不太显眼的山洞里共挖出716块花岗石圆形体,中间稍四无孔,每块厚度约2厘米,从中间向四周辐射出许多十分规则的水波纹线条,极似现代的镭射唱片,上面还刻有许多现代人无法解读的各种符号。经过测定,这些石盘大约是正万多年以前的东西。后来,石盘几经辗转到达苏联,在莫斯科所作的各项科学分析表明,这些石盘含有大量的钻金属和其他金属元素,而且石盘的振荡频率特别高,这说明它长期用于高电压之中,仿佛石盘曾经带电,或者是某种电路的组成部分。

1962年,一位中国学者徐鸿儒教授根据当地的古老传说,经过长时间的研究,最终破译了石盘上的表意符号,译文是:特罗巴人来自云端,他们乘坐的是古老的飞船,后来飞船在着陆时损坏,这些特罗巴人只好藏身山洞。在巴颜喀拉山地区一直流传着有关特罗巴人的各种传说。实际上在西藏地区确实曾经生活过两个十分特殊的部落,一个叫朱洛巴,一个叫康巴,这两个部落的人种与世界其他地区的人种都不一样,他们就生活在巴颜喀拉山一带,平均身高1.2米,瘦小柔弱,骨骼纤细,眼眶奇大,脑颅容量比一般人平均大100毫升,而且血型独一无二。这两个部落1935年被首次发现,1950年曾有一支考察队前往考察,但结果不得而知。有报道说,最近考古学家在这一带地区曾出上过身材矮小的人种化石,与传说中的特罗巴人和发现的朱洛巴、康巴人十分相似。

带着大家,从中国古代“天”神话进入了一个神奇的想象空间。我们不能强求大家接受我们的观点,但请大家一定注意本书例举的事实,希望更多的人加入进来,为这些事实找到一个更加合理的解释。“人类是从哪里来的”这是回答“人类将走向何方”的关键。我们今天的探索决不是为了沉浸在往日的辉煌之中,而是为了明天的道路更加宽广。回顾人类的历史,我们曾经拥有过两条道路,一条是自觉开发内心世界。努力追求精神平静与升华的道路;一条是改造物质世界、努力占有更多物质生活资料的道路。前一条道路被现代科学无情地批判了,而后一条道路正在受到现代人的反思与怀疑(源于环境的压力),可怜的人类还剩下什么呢?一种价值观决定一种生活的道路,那么人类的价值观(即人类生存的终极意义)又在哪里呢?从60万年以前,第一个原始人打制第一块石器开始,积6000年的文化沉淀,我们今天应该对人类的总体价值观有一种科学的认识,可悲的是我们直到今天一直在重复着昨天的故事,对人类总体价值的认识我们并没有超越公元前400年前后那一代哲人划定的圈圈。如果说人类的价值、人类的幸福只在于用向外无情掠夺的手段来满足自己享受的欲望,那么人类与自然界其他动物就没有任何区别。生存是必要的,但生存却不是唯一的,而且生存的方式更不是唯一的。大肆掠夺与破坏的生存方式仅仅是动物本能的直接宣泄,人类本应有更为道德的生存方式。如果我们放弃偏见,丢掉不可一世的心理障碍,那么我们在人类已有的文化当中完全可以发现更体面、更高尚的生存方式。科学的尴尬正面对历史的嘲笑,不论我们多么厚颜无耻都不能回避这样的问题:人类转了几千年的圈子,最后又回到了原来的出发点,正如不少历史学家一生穷经皓首到头来只证明了一点:史书的记载是真实的!未来不是梦,人类的未来必然伴随一次伟大的文化复兴与回归。远古文明正穿过厚厚的浓云向人们射来希望之光,一个时代的召唤在响起:归来兮!迷途之羔羊!

发表回复